欢迎光临南昌市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

青春之城,竞逐新赛道

时间:2024-03-26 11:14 来源:江西日报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熊敏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军

  草长莺飞季,春好正当时。

  在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园京飞无人机项目产品展区内,各类无人机令人目不暇接;试飞场上,无人机马达轰鸣、跃然而起。

  领跑低空赛道,拥抱绿色能源,发展生物制药,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竞争新优势,作为一个市民平均年龄仅30岁的城市,共青城市向“新”而行,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迸发出强劲动能。

  今年初,总投资50亿元的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园无人机生产制造中心建设启动,成为该市全力打造全国领先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空制造产业集群的又一亮点。“依托在全省率先打造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围绕通航运营、通航制造、通航文旅和通航服务等四大板块,培育发展全产业链条,打造国内一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争创全省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共青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大汉翔龙、空中未来等10个项目已入驻低空经济产业园,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板块。

  除了无人机制造生产,无人机技术应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2020年,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将创业布局选在了共青城市。公司负责人谭翔博士介绍,公司牵头组建了共青城低空数字经济应用技术研究院,面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等行业,打造系列无人机组网遥感典型应用解决方案,产品已实现订单化预销。研究院同时通过技术赋能,带动更多企业聚集,打造更多无人机应用场景,助力无人机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走进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一排大型充电桩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是,该充电桩车棚棚顶布满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周边摆放着现场制氢供氢发电“集装箱”,还有一个监测数据的大屏幕。

  “这是全球首个集光伏发电、现场工业固废制氢供氢发电和锂电储能于一体的智能互补示范充电站,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发供电。”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皓然介绍,这个充电桩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研究团队历时3年多,才搭建起多类能源智能互补体系,实现“双碳”目标。

  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院长周浪谈起发展方向时,充满了信心:“我们自主创新的锂离子电池快充石墨项目就要实现产业化,高能量密度的复制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与共青城的低碳经济、低空经济的发展相互契合,前景非常广阔。”

  而在共青城的一家生物制造企业——江西华夏源细胞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结合国际上生命医学、生物医学领域的新突破,狠抓技术创新。“我们依托集团的技术平台,搭建基于肿瘤类器官技术的药物筛查体系,从而帮助肿瘤患者快速找到合适的药物,有序引入智能化设备,开展药品研发。”该公司董事何佳表示。

  2022年,共青城牵手科大讯飞,双方充分融合各自优势,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绿色金融、智慧民生等领域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致力于将共青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总经理查伟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数字经济中最核心的引擎,我们将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以赴把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主导地位优势发挥出来,助推共青城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面貌一新。去年,共青城成功举办长江经济带(共青城)首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长江经济带(共青城)基金创新发展大会、科技部无人机遥感比测活动等大型赛会活动近20场次。而获评中国十大特色基金小镇、全省首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全省数字经济集聚区,让共青城更添新魅力。

  向“新”而行,步履不停。3月3日,共青城市召开大抓落实大抓项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大会,从强化科技、产业、人才、环境四大支撑,就如何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进行了安排部署。

  “力争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紧盯低空经济、低碳经济、生物制造等三大方向,精准发力、开足马力,加快创建全省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共青城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还将通过“伯乐揽才”“青英成长”“留共创业”“乐享共青”四大计划,完善引育留用的人才生态,力争到2026年,集聚国家级人才50人以上、省级人才100人以上、市级人才500人以上,努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以市场机制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公平开放的环境。